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Adrian Ko

三式判斷的基本原則(一)

三式判斷係中文科閱讀卷經常都會見到嘅題型,但向我接觸過嘅學生之中,唔少同學都表示唔識區分選項之間嘅差異,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三式判斷你必須要知嘅原則。


1)錯誤 無從判斷


通常答案係正確嘅題目同學都會好有信心,但一面對錯誤同無從判斷就好易陷入掙扎,要識得分佢地其實唔難,只要謹記一個詞—「衝突」


揀得錯誤,即係代表題目嘅陳述同本文內容有矛盾/衝突;

相反如果題目嘅陳述雖然未有提及,但只要邏輯上並無矛盾,咁我地一律都會視為無從判斷。


等我用個簡單例子說明一下:


文本:小明喜愛吃蘋果

題目:小明喜愛吃橙


衝動嘅同學可能見到橙同蘋果完全係兩樣野就會圈左錯誤;但要留意雖然文本提出作者鍾意食橙,但鍾意食橙同鍾唔鍾意食蘋果兩件事係冇衝突,故此向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嘅情況下,我地應該以「無從判斷」作為答案。


咁幾時會揀「錯誤」呢?又睇下以下例子:


文本:小明最喜愛吃蘋果

題目1:小明最喜愛吃橙

題目2:小明只喜愛吃橙


本文提到作者「最」鍾意食蘋果,而「最」只可以係一樣,故此最鍾意食蘋果同最鍾意食橙就存有「衝突」,咁答案就會係「錯誤」;同理作者亦唔可能喜愛吃蘋果,同時又只喜愛吃橙,所以答案一樣會係「錯誤」。


2)以 A 說明 B 的句式


雖然題型叫做「三式」判斷,但如果有細心研究Past Paper,會發覺其實好多年份既題目都會見到以 A 說明 B 的句式,向呢個情況下,答案就一定唔會係「無從判斷」。至於點解會有呢個情況出現呢?因為我地相信優秀嘅作者無論向文章寫任何內容都必定有明確的動機,故唔存在「無從判斷」的情況。


如:


作者藉記述幼年時的一些往事,表現對父親日漸衰老而生的愧疚之情。

──2016《紅心蕃薯》


作者以「走走向前走」描寫步出校門的迅速,凸顯欲加入跑道奔馳的急切心情。

──2017《跑道》


作者藉分析文學創作和道德教訓的異同以說明兩者同等重要。

──2019《談教訓》


上述題目均只有「正確」同「錯誤」可選擇。


如果想了解更多有關閱讀卷嘅實用技巧,就記住報考我為大家準備既閱讀模擬考試啦!我哋常上見!

34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優文共賞:《圓光》木心

無論東方西方,美術中顯形的神主、聖徒、高僧,頭上必有圓光。東方的繪畫雕塑,注重正面造型,圓光的安置總能妥帖,從而愈演愈繁,層出不窮的所謂法輪寶相,華麗無比。西方則不然,簡單一圈或一片,從不考慮裝飾,就整體而言,倒也純淨悅目;無奈事情發生在西方的繪畫雕塑不滿足於正面,還要作側...

優文共賞:《孤獨的理由》林黛嫚

你第一次看見他,他坐在客廳的藤椅上,那一組五張,圍著一張藤製圓几,他坐的那張藤椅正對著一架十四吋黑白電視,見你進來,他瞪著小小螢幕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是他電視看得太入神,無法騰出心思向來客招呼;若依你如大和民族般多禮的性子,那麼那不似好客鄉親的行為未免有些詭異。 ...

優文共賞:《初經人事》湯舒雯

母親一喚,我就極迅速地清醒了。因為太輕易地拋棄夢境,反而像從未進入。長成以後,每一個這樣的午後,似乎再怎麼也無法揮去空氣中絲絲縷縷飄散著的草藥氣味;我總覺那是意欲召喚著什麼的甦醒,像一個古老而無害的咒詛,唯有母者曉得。廚房內母親又喚。我試著移動自己蜷曲於床榻一側的身形;果然...

Comments


bottom of page